2014年3月13日上午10时30分,思政部各位教师不拘形式通过电视、网络静候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实况转播的开始,有课的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一起观看。“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总理一系列的表态、将要采取的措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老师们或就自己研究领域、或就关心的问题交流看法,谈体会,分享感受。
对内改革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做到让市场为主体,放管结合,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王志刚、王风娥老师认为,政府既要激发经济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又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正是政府该做的事、该加强管的事。张敏、杨明东老师认为总理所提今年政府在民生保障方面重点要推进的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正是当前急需改革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内涵丰富,涵盖面广,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幸福。
多年研究陕西及国内房地产政策问题和研究区域产业经济的王婉玲、曹敏老师,对总理就国内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表态,十分赞同,摒弃了备受社会和行业诟病的一刀切的统一调控,认为这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务实的切中要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事政治学研究郑兴刚老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苏博老师认为,在政府管理中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开正门,堵偏门”,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创新管理、提高效率、规范行为的新思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简政放权的决心。宋光义,阮怀堂老师认为“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的措施,界定权力的边界”等理念,在实践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并坚信我国在法治经济、法治政府的建设上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阐述周边外交关系问题时,研究大国关系及地缘政治的闫佼丽老师认为,总理以小家比国家,形象贴切,清楚务实,将心比心。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全程不回避问题,不说大话,务实亲民,展现了底气和自信。政府的自信也让我们坚信,深化改革将继续迸发中国经济的活力,深化改革将促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深化改革将最终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