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工作 >> 正文

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第一届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宣创新创意大赛

发布日期:2025-07-0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7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便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青春活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宣创新创意大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媒体艺术创作深度融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青春答卷。由郭松教授、毕方菲及三位学科评委老师担任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全方位指导。全体师生携手并肩,共同奏响传承抗战精神、激发创新活力的时代强音!

开幕式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持工作郭松教授以满怀激情且富有深度的致辞拉开大赛序幕。致辞中强调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不仅以学术视角回望历史,更是以创新之举让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创新创意作品展示环节,研究生以多元形式展现了新时代创新与奋进的青春力量。立体书《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友谊》通过精妙纸艺设计,生动还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战火情谊,诠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青春誓言。短视频作品将历史影像与当代青年的奋斗画面无缝衔接,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到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其中,《时空回响:信仰的薪火相传》展现了相隔百年的两代青年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脱口秀表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政热点巧妙融合,在幽默中传递深刻思考;手工漫画类作品以细腻笔触再现军民团结抗战的壮阔场景以及抗战精神在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延续与转化。每个作品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结晶,现场观众掌声如潮,这既是对创新创意的赞赏,更是对精神传承的共鸣。

    

  

专业点评环节,特邀专家毕方菲老师从媒体艺术表现的高度以及创新创意的视角,对作品进行点评。专家不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还针对作品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对马理论学生的未来求职拓宽了思路,最后强调要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创新的热情。院长助理李益鹏老师认为此次大赛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价值,牛佳欣老师赞赏参赛作品用生动、新颖的形式展现了青年理论创新的活力与热情;刘佳老师还表示这种创新模式为思政教育开拓了新思路。三位评委老师一致肯定大赛在理论传播方式上的创新突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代表达探索了有效路径。



随着颁奖环节的到来,荣耀时刻见证了奋斗者的高光瞬间。获奖同学举起证书,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坚定的光芒,在热烈的掌声中默默积蓄着再次出发的力量。这场大赛没有失败者,因为每一份作品都倾注了对历史的敬畏、对精神的坚守,每一次尝试都是对创新的勇敢突破、对团结凝聚力的生动诠释。在热烈的掌声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第一届研究生创新创意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时代未来奔去。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全体师生在创新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抗战胜利铸就的历史丰碑,闪耀着唯物史观的真理光芒,彰显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愿每位同学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创新表达的践行者,让青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绽放绚丽之花!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构建"理论+创意"育人矩阵,引领师生以更具时代性、创造性的方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让红色基因在守正创新中薪火相传,以青春之笔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撰稿:陆秋子 郭松 李益鹏)